网址:http://idg.timedg.com/p/21193310.shtml?_s_t=11&_s_u=N2JjNTBiN2U2MmIyMTZkZCDyshMvbtyqTbsiydMa7bvqNOILA9WJ%2BohDgIGazW%2BIsG%2BQ85jmMl9J
零基础学技术,到拿下全国大奖、进入龙头企业工作,中间的距离有多远?金沙电竞(深圳)责任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东职”)的张锦华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,只有用心肯拼搏,这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事情。
张锦华表示,以前看到专家在台上讲课,总觉得满心羡慕、自己实在太不起眼了;但如今他时常各地出差,去企业里进行设备操作培训教学,这样专注工作的身影,又何尝不是在发光?他的故事,生动地诠释了莞邑大地上“人与城市共同成长”的内涵。
“我的起点算不上好”
“进大学以前,我还不怎么会操作电脑。”说起这个,张锦华颇有些不好意思。高中时的他不善言辞,成绩也一般,放在学生堆里毫不起眼;他对电脑的认识,也仅限于学校的计算机课。
高三时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接触了东职机电工程学院的“东莞-精雕现代学徒制”联合招生宣讲会。张锦华至今还记得,宣讲会上老师对精密制造业发展前景的描述,像打开了一扇窗,他得以窥见一个奇妙的世界。他决定,就报这个专业了。
开学后他们有机会去企业观摩学习,那一周时间让张锦华更坚定了信念:“我从小喜欢动手做些东西,这个专业正是我所喜欢的。”但实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,他不太会操作电脑、对设备也很陌生:“我当时是擦着分数线进来的,很悬;有些同学中专就学这个了,而我还是零基础;相比之下,我的起点真的不算好。”
“一直坚持到成功为止”
张锦华告诉记者,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可谓不计成本,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场地和设备。他只要有空就会泡在“精密智能制造实训室”练手;张锦华甚至在校内组建了“精雕社团”,当上了社长,和一群有同样爱好的同学,成天钻研切磋精雕技术。也因此,指导老师李笑勉留意到了这个特别勤奋的学生,时常给予额外的教学和指导。慢慢地,张锦华操作上也愈发得心应手。
张锦华还记得,有次北京精雕集团的老师讲课时,展示了他们新研发的、带密码锁的优盘。只课堂上看了几眼,课后张锦华硬是用一个多星期时间,自己构思作图,把产品给设计了出来:“我研究了锁单车的密码锁,把元素融入优盘里,顺便改进了他们产品里的一点小瑕疵。”
“当然不可能一下就成功,前面做出来了七八个,全是不良品!”回想起这件事,张锦华爽朗地笑说:“有些人可能做不出来就会放弃,但我不会。我是会一直坚持、直到做成功为止。”直到现在,张锦华们当年做的项链、钥匙扣等小产品,依旧摆在学校橱窗里进行展览,向后来的同学们传递着关于坚持的信念。
“比赛之外,要学的东西更多”
张锦华内心有个小遗憾:参加了两届全国“精雕杯”比赛,原本想争个一等奖,奈何两次都是二等奖。虽然这个成绩已足够让他吸引到龙头企业挑剔的目光,可在张锦华看来,这不符合自己精益求精的追求。
但如今他也在某种程度上释然了,工作后他发现,当年的比赛其实也算不了啥,工作后又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起点。短短一年时间,就已经得到了领导的认可,成为了组长,这是个不错的成就,当年一起参加比赛并拿奖,同期入职的竞争对手,没多久却选择了离职。“那段时间确实工作很忙,压力也有。我真要感谢在学校指导老师的职业引导以及训练时打下扎实的基础,让我最终扛了过去,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。”
现在的工作要求张锦华将误差控制在0.5丝之内(100丝=1毫米),这个距离肉眼看不到,用100倍放大镜也很难察觉,但这正是中国精雕技术的实力所在。张锦华举了个例子,央媒的抖音号发过一个视频,讲的是航天设备上要三个丝的孔,北京精雕集团的机床把这个孔给钻出来了。
“来到这里工作,要忘记曾经拿过的荣誉、奖章,那不能代表什么;只有继续不断学习、不断钻研,才能走得更远。”张锦华说。